平西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铁西区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零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铁西区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172号)、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启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吉卫疾控字〔2010〕40号)的有关要求,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决定自2011年-2013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工作意义
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全区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加快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从而推动全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全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具体目标。
1、在示范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铁西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三、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一)建立完善保障措施。
1、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铁西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防控规划,召开全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启动会,联系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慢性病防控职责,落实慢性病社会综合防控措施,并制定相关督导计划,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督导检查。
责任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2、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制定中长期综合防治规划。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3、将慢性病防治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按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不少于2:1配套经费,满足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4、将常见慢性病检查、治疗费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统筹补偿范围,并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开展指导监测工作。
1、成立铁西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协调工作小组,负责慢性病综合防控各项协调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每年2次督导,召开成员部门联系会,通报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及商讨解决办法。
2、建立定期逐级指导和培训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
3、开展社区诊断,完成诊断报告。建立死因监测等慢性病监测系统,每年为宣传媒体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结合全国高血压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知识,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和技术,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4、1年内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比例为60%,2年内达100%。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60%以下。
5、开展慢病高危人群发现及干预工作。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健康检查,为所有符合适应症的适龄儿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的免费服务。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责任单位: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各街道办事处、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三)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建立和完善社区健身场所,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提供可取的宣传材料和支持工具展示,社区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组织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和咨询活动,设立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栏,为群众提供应用技能指导,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
2、结合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每街道办事处每年至少3场,每次不少于300人。鼓励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每个街道有3个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达到35%以上。
3、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知识,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和技术,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
4、开展卫生系统外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每年至少新创建除卫生系统外的2家无烟单位(如车站、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60%以下。每年开展一次无吸烟家庭评选活动。
5、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每年创建不少于1家。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配合单位: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区教育局、区民政局。
(四)学校健康教育及群众健身活动。
1、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慢性病防控知识授课时间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不少于2学时,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利用幼儿园家长会,每年至少举办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识讲座。
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
3、开展多部门参与的集体群众健身活动,组织多部门群众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参与人数不少于300人。
4、开展本系统的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每年至少创建本系统2家无烟学校,在职男性教师吸烟率在60%以下。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配合单位: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街道办事处。
(五)健康生活方式传播。
制定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在主流大众媒体上设置慢性病宣传专栏,广泛开展宣传,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至少1次,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不少于2块户外广告牌。规划建设1个健康教育场馆,建立一支健康教育讲师队伍,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开展健康知识巡讲,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组织健康素养知识竞赛,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形式,充分调动社区、企业、机关的积极性,扩大竞赛活动群众的参与度和媒体的宣传面,在全区推广和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目的。
责任单位: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六)工作场所健康干预
1、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职工身体活动的场所及健身器材,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以上。落实工作场所工作人员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以上。
2、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每年创建不少于1家。
3、开展卫生系统外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每年至少新创建除卫生系统外的2家无烟单位(如车站、机关等),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60%以下。
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团区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七)餐饮和流通领域健康干预
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广食物营养标签,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食堂和餐厅创建工作,每年创建不少于1家。开展卫生系统外无烟单位创建工作,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每年至少新创建除卫生系统外的2家无烟单位(如餐厅、商场等),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60%以下。
责任单位:铁西工商分局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部门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对本职责内创建工作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管理处必须相应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二)加强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杜绝在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各部门配备专项工作联络员,每季度参加联络员会议,及时汇报创建工作履行进度,负责本部门的资料收集整理,上报示范区办公室存档。
(三)加强督促指导。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制度,组织对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对示范区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