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铁西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17-08573
分  类: 政府办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7月07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西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17〕41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07日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17-08573 分  类: 政府办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7月07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西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17〕41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07日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铁西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西乡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

  《铁西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7日

 

铁西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改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速小康进程,切实把农村建设成为“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根据《省住建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全省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吉建村〔2016〕23号)精神,按照《四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及《四平市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围绕“今年全面铺开、三年通过验收、四年完善巩固”的总体要求,使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具体目标是:

  2017年底前,开展“五边二点一区”(路边、河边、塘边、集镇边、村庄边,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设点、美丽乡村建设点,乡村旅游景区)生活垃圾治理,启动所有村庄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辆配备和处理场点建设,构建农村环卫队伍,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施我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专项治理工作。

  2018年底前,继续深入实施“五边二点一区”生活垃圾治理,完成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辆配备和处理厂(场)点建设,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我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力争新创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试点2个,5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2019年底前,全区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并保证通过市检查验收合格。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工作,着力抓好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样板。

  2020年底前,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有效治理,达到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平。建成一批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的“五有”村庄和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区、乡两级政府是本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财力支持、政策扶持、宣传发动等职责,发挥好主导作用。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直接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鼓励广大农民捐款筹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发挥好主体作用。

  (二)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趋势,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推动城市环卫设施、技术、服务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水平和效率。

  (三)建管并重、常态长效。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化、科学化。

  三、重点任务

  (一)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平西乡人民政府要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经济适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全乡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规划及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治理重点,分年度确定环卫基础设施布局、规模、用地和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内容,落实责任和保障措施。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选址要注意避开水源地和上风口。

  (二)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1.2017年6月25日-2017年7月25日,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区开展一次以“六清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迅速掀起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热潮。“六清理”,即以平西乡为单位,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清理公路主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解决好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清理乱堆乱放的柴草垛、统一堆放在房屋下风头,远离村屯,尽量避开公路视线,整齐美观;清理村内街道两旁和田间地头散落堆放的粪堆,发酵后肥田、农户饲养畜禽新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清运到屯外,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屯内空气;清理院落内私搭乱建、墙壁乱涂乱画、室内环境卫生不整洁的问题,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室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拆除残垣断壁和废弃的棚架、圈舍和仓房等;清理村道、屯道、巷道两侧的排水沟和村内小流域、河流等内的垃圾污物,保持排水通畅;清理城郊、镇郊、村屯相邻地带、公、铁路区间相邻地段的卫生死角,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整洁。7月20日前完成公路、铁路、河流沿岸、旅游景区、农家旅游休闲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各类示范村、重点村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其余村庄在7月25日前完成。

  2.以平西乡为单位,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在所有村庄开展大规模的环境主题整治行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道路两侧、排水沟渠、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要彻底清理,转运到垃圾处理厂(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要及时绿化美化,巩固工作成果,同时要加强管理,禁止城区向农村转移垃圾。

  (三)加强农村垃圾治理队伍建设。区住建局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业务指导督查检查,平西乡要做好规划编制、终端处理和建立环卫工作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区域内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和具体操作,按服务人口3‰左右标准配备保洁人员和垃圾分拣员,具体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原则上每个自然屯应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各村要配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职和垃圾分类指导员,具体负责垃圾治理规范化监督和垃圾分类指导。平西乡要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保洁队伍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精准扶贫对象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担任农村专职保洁员。

  (四)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垃圾收集各村屯垃圾转运站、城乡现有处理设施及农村废旧物品回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平西乡应配置可利用垃圾回收设施和场所,原则上都应按50平方米/万人的规模建设至少1处垃圾压缩转运站、1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村级层面,原则上平均每10户配备1组容积不低于30升的便于分类的垃圾箱,所有行政村、自然屯都应建设至少1处占地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的密闭式垃圾收集点,并配备转运车辆。同时根据行政村人口数量、转运距离等因素,每个行政村建设1处阳光堆肥房或几个相近的村庄合建1处阳光堆肥房。环卫保洁员及垃圾分拣员层面,应按标准配置“一车、一铲、一钳、一帚”和保洁服;转运层面,从垃圾转运站到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应当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辆运输,从村庄到垃圾转运站可使用密闭式简易车辆运输。

  (五)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垃圾应根据成分和处理方式不同,实行分类后就地减量处理。厨余、果皮、植物枝叶等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灰土、建筑废弃物等无机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破布等可再利用垃圾,应尽可能回收;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可降解的毒性垃圾应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照有关规定处理。重点引导农户参与干湿分类,让易降解的厨余垃圾堆肥返田,一般垃圾进入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筑垃圾和毒性垃圾不得进入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六)完善农村垃圾治理运行模式。要切实提高垃圾收集效率,按照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从垃圾产生源头抓起,以农户为主体,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减少进入末端垃圾处理量。要建立健全收运处理机制,全面推行以“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理)、市(区)处理”为主体的处理模式,由农户自行分类投放后,村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的同时就地进行二次分类,能够堆肥的垃圾利用密闭分类转运车收运至阳光堆肥房,其余垃圾运至密闭式垃圾收集点。鼓励偏远村社采取“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作业要求。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保洁公司或环保科技公司参与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

  (七)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管理制度,加强保洁队伍管理、设施维护管理、日常监督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序、有效。要切实强化投入支撑,在坚持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建立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农户自筹等多元投入机制,确保有钱办事。要引导村民自我管理,建立健全评比激励机制、理事会制度、相互监督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增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内生动力。要积极探索智能管理,建立城乡环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水平。要全面开展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发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带动作用。

  (八)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视、报纸、宣传图片(画)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要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作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农村宣传栏和宣传标语,营造“大家动手、美化家园”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文明户”、“清洁户”、“卫生户”评选,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知识进课堂活动,发挥“小手拉大手”的教育带动作用;要大力宣传报道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增动力的良好风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农村工作、城乡建设工作、环保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区住建局牵头、平西乡组织实施,区农林水利局、区环保分局、区国土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卫计委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平西乡要把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在工作部署、人员组织、财力保障等方面加强统筹,加大支持,强力推动。区住建局要牵头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区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区、乡、村、屯四级联动包保机制,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包保平西乡、平西乡主要领导包保各行政村、村委会领导包保各自然屯,层层落实责任。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实施部门、配合部门。平西乡是实施主体,要抓好保洁队伍建设和垃圾转运站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村组及理事会要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按“一事一议”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保障资金投入。按照“区为主、乡为辅”原则,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费用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如果乡财政支持有困难,区政府将承担兜底责任。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四)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督查评比、考核通报、约谈诫勉机制,将各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加强督查考核。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工作推进缓慢、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将进行约谈和通报,日常督查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验收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