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铁西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18-07974
分  类: 政府办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11月22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18〕5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22日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18-07974 分  类: 政府办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11月22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18〕5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22日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东辽河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西乡人民政府、区政府各相关部门: 

  《四平市铁西区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四平市铁西区东辽河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我区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根据《四平市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四政办发〔2018〕7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根本出路,全面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铁西新篇章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合理布局。根据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区域土地、水、废弃物处理能力、环境承载力和发展需要等因素,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产格局,确保环境友好,资源持续利用。 

  (二)统筹兼顾,科学推进。加强统筹规划,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农业产业发展相衔接,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三)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坚持分类治理、堵疏结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污染分类施策,把污染防治与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相结合,实现堵、疏、转、建多管齐下。 

  (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治理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教学、企业多方面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 

  三、任务目标 

  (一)实施农药减量控害防治 

  1.大力推广农业综合防治技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良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创建有利于作物、天敌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环境条件,实行不同作物的合理间作、套作和轮作,实行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排灌。运用地膜覆盖等设施栽培技术,合理调节农作物的播、植期,清除田间杂草,人为干扰病虫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基数,减轻病虫发生程度,从而减少化学防治,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2.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加强安全用药、科学用药技术培训,严格遵守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的有关规定,指导农民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用药,对症下药,轮换用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提高用药准确性,减少盲目施药,重复施药。同时,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高效植保机械,严格施药时期,施药量,用药安全期,推广低容量弥雾、静电喷雾、无人机等精准施药技术,以提高农药附着率、降低农药飘逸损失,减少农药跑冒漏。(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3.推动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将植保信息与植保服务组织共享,加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大面积的统防统治力度,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从而减少病虫的防治次数和农药的使用量。(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4.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推广色板诱杀技术、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保护和释放天敌昆虫的生态控害技术、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灯光诱杀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从而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目的。(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二)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防治 

  1.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协调市土肥站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使用范围,建立完善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划定科学施肥分区,校正施肥参数,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施肥限量标准,通过合理调优氮磷钾施肥比例,改进施肥方式方法。采取因地施肥、因品种施肥、深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开展肥料统配统施,带动周围农民提高科学施肥水平。(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2.大力推广精准施肥。大力推广科学精准施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分次施肥等减肥增效技术,提高精准性和利用率。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时期需肥规律,结合滴灌、微灌、喷灌等措施,进行一体化施肥,达到节肥增效作用。(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3.开展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突出抓好增施有机肥项目,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或科学合理配比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秸秆肥料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使用量。(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4.推广新型高效环保肥料。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大力推广普及适宜的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5.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保护生态的原则,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力推进以秸秆直接还田、深翻还田、富集还田、堆沤还田为主要渠道的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利局、平西乡) 

  (三)实施畜禽粪污污染防治 

  1.做好规模养殖场(户)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在2018年农业部云平台录入的48个规模养殖场(户)基础上对全区规模养殖场(户)再进行全面排查,对未录入或新养殖的养殖场(户)粪污设施配套不健全的进行全面整改,结合省、市农业发展资金补助政策,使全区规模以上养殖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同时,加强对规模以上养殖场(户)粪污利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机制,责任到人,确保养殖产生粪污按利用方式全部还田综合利用。(责任部门:区畜牧局、平西乡) 

  2.做好散养殖场(户)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督促全区散养殖场(户)大户结合省、市农业发展资金补助政策,建设规模适应的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其它散养殖场(户)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形式,根据养殖粪污产生情况,规划建设以村为单位区域粪污收集贮存场所,解决散养户粪污综合利用问题。同时,加强对散养殖场(户)粪污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机制,责任到村,确保养殖产生粪污按利用方式全部还田综合利用。到2019年末,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2020年继续保持提升。(责任部门:区畜牧局、平西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督促落实。成立铁西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各环节和工作任务进度进行调度、督查、考核,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政策、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平西乡、各村委会是东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强化属地管理,制定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推进节点,提出具体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发挥好职能部门作用,抓好技术措施落实、指导任务落实、政策资金落实。 

  (三)强化考核,严格追责。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对各项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考核,并进行阶段性检查,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对未按期完成任务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突出成果和先进典型,对不按要求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和非法排污、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