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铁西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20-08971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年08月11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20〕32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11日
索  引 号: 11220302013626563Q/2020-08971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年08月11日
标      题: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铁西政办发〔2020〕32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11日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西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相关部门 

    《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总体部署,深入落实四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四办字〔2019〕70号)的相关文件精神,合区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社区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为衡量标准,加快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科学规划、广泛动员,整合资源、强化措施,切实提升城人居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前,实现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地直、站前等两个街道居民小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到2022年底前,全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三、基本原则 

    ()党建引领,激发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市民公约作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教育培训,创建各种形式载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坚持先易后难,先示范后推开。选取地直、站前等两个街道作为先行试点,先点后面、点面结合,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的运行体系。    

    (三)规划引导,稳妥推进。按照尊重传统、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安排分类任务和工作,采用符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模式,切实防止一哄而上、脱离实际,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压实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区直各相关部门抓落实的责任。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财力水平,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科学确定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和进度。结合气候特点,合理配备保洁员数量,明确工作时间、步骤等。 

    共同缔造,生态宜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路径,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多层次全方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 

    、保障措施 

    成立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谋划、统筹、协调、督查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组  长:刘红军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韩若文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邢奇智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中文  区委常委、副区长             刘慧英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宋  军  副区长 

            陈  湖  副区长 

            常  波  副区长 

            齐晓峰  副区长、铁西公安分局局长 

    成  员:时险峰  区政府办主任 

            寇  莹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跃军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倪晓清  区财政局局长 

            徐  辉  区发改局局长 

            王洪军  区商务局局长 

            高  健  区住建局局长 

            张  英  区执法局局长 

            高  志  区卫健局局长 

            杨  华  区教育局局长 

            黄爱卿  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辛凤伟  区司法局局长 

            李彦飞  区民政局局长 

            李  伟  区工会常务副主席 

            杜  野  区团委书记 

            赵晓萍  区妇联主席 

            冯卫平  地直街办事处主任 

            高    仁兴街办事处主任 

            周  东  北沟街办事处主任 

            石  勇  英雄街办事处主任 

            曹  勇  站前街办事处主任 

    四平市铁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负责组织、推动、指导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与两办督查室联合开展生活垃圾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负责抽调执法、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根据职责分工,围绕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标准,加强监督指导。负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督查制度和综合考核制度等,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五、重点任务 

    (一)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坚持街道社区为主体,以单位家庭为重点的原则站前街道、地直街道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根据创建情况,逐步扩大示范片区建设范围,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二)夯实学校教育基础。做好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公共意识和公民意识,用好托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带给家庭成员,将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融入家庭、融入社区。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创编垃圾分类歌曲、歌谣、漫画、微视频等作品,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培养一代新人”的效果,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文明新风尚。 

    (三)以家庭为主体开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主题实践等活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服务大政方针的桥梁纽带和社会支柱作用,逐步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家庭成员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自觉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践行者、推动者。 

    (四)开展青年志愿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鼓励和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广泛凝聚培养青年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创新工作和活动模式,不断提升专业性和社会性,引导青少年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体验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绿色、低碳、公益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时尚追求,动员广大青少年在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五)公共机构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在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等经营场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六、责任分工 

    (一)区委组织部负责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目标纳入领导班子和区管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各街道、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二)区委宣传部要采取宣传海报、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正反两个典型,加强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宣传; 

    (三)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对党政机关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处理工作; 

    (四)区司法局负责完成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普法宣传工作、矛盾调解工作,并总结工作经验协助市司法部门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立法; 

    (五)区发改局负责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投资管理工作;负责协助市发改委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六)区财政局负责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资金保障工作; 

    (七)区住建局负责完善城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负责监督城区各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负责做好八马路、二里早市等集贸市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加强职责范围“限塑令”的监督检查,负责指导区征地中心完成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的协调和处理; 

    (八)区执法局负责负责对城区餐饮企业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推广,负责督促沿街经营管理者落实“限塑”责任,负责督促沿街商贩落实门前五包责任,负责协助市执法部门完成垃圾分类的其他工作; 

    (九)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责指导城区各居民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十)区商务局负责大型超市、商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十一)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对集中收集的危险废物的转移处置进行指导监管; 

    (十二)区民政局负责协调公益类社会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在居民小区内设置旧衣服收集箱,收集到的旧衣服经专业处置后,用于慈善、扶贫等; 

    (十三)区教育局负责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生活垃圾处理和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十四)区卫健局负责对宾馆、娱乐企业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推广,负责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督检查; 

    (十五)区工会、区妇联、团区委负责发动干部职工、家庭妇女、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十六)区人民武装部负责对驻区部队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推广及协调管理工作。 

    、保障措施 

    (一)突出党建引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纳入星级评定范围。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广大党员要亮明身份、冲锋在前,走进各家各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坚持用市民公约规范居民的日常行为,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的思想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二)强化督导考评。加大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协调力度,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充分发挥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采用分级考核制,实行区、街道干部包保责任制,建立社区日自查、街道月查、区季查及群众全程监督的督查考核评价体系,将相关结果列入街道、社区干部工作考核内容,考评结果定期在社区公布。 

    (三)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时报道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和典型经验,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教育、妇联、工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门方案,积极发动妇女、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争做垃圾分类活动的参与者、宣传者。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四平市铁西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与规程 

  

  

   

  

附件 

四平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与规程 

  

    一、生活垃圾范围 

    生活垃圾是指城乡居民家庭生活、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机构、企业办公和生活设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畜禽粪污、畜禽和宠物的尸体。 

    二、基本要求 

    (一)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因地制宜、源头减量、综合利用、科学治理。 

    (二)以生活垃圾“四分四定”为原则(即分类投放要定时、分类收集要定人、分类运输要定车、分类处理要定位),做到应收尽收,应分尽分,日产日清。 

    三、分类方式 

    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还可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其余还可分为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电子废弃物等。 

    (一)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投放可回收物时,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立体包装应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易破损或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废纸张:报纸、纸箱、书本、纸塑铝复合包装、纸袋、信封等。 

    废塑料:塑料瓶、玩具、油桶、乳液罐、食品保鲜盒、衣架、泡沫塑料等。 

    废玻璃制品:酒瓶、玻璃杯、玻璃放大镜、窗玻璃、碎玻璃等。 

    废金属:易拉罐、锅、螺丝刀、刀、指甲钳、刀片等。 

    废织物:皮鞋、衣服、床单、枕头、包、毛绒玩具等。 

    其它:电路板、电线、插座、木质积木、砧板等。 

    (二)有害垃圾 

    分类投放有害垃圾时,应注意轻放。易破碎的及废弃药品应连带包装或包裹后投放;压力罐装容器应排空内容物后投放。公共场所产生有害垃圾且未发现对应收集容器时,应携带至有害垃圾投放点妥善投放。 

    废镉镍电池和废氧化汞电池:充电电池、镉镍电池、铅酸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 

    废荧光灯管:荧光灯、节能灯、卤素灯等。 

    废药品及其包装物:过期药物、药品包装、药片、过期胶囊药品等。 

    废油漆、废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桶、染发剂壳、过期的指甲油、洗甲水等。 

    废含汞温度计、废含汞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水银体温计等。 

    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消毒剂、老鼠药、杀虫喷雾剂等。 

    废胶片及废相纸:X光片等感光胶片、相片底片。 

    (三)湿垃圾 

    即易腐垃圾,易腐的有机物等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种垃圾分开收集。投放前尽量沥干水分,有外包装的应去除外包装投放。公共场所产生湿垃圾且未发现对应收集容器时,应携带至湿垃圾投放点妥善投放。 

    食材废料:谷物及其加工食品、肉蛋及其加工食品、水产及其加工食品、蔬菜、调料、酱料等。 

    剩菜剩饭:火锅汤底、鱼骨、碎骨、茶叶渣、咖啡渣、中药药渣等。 

    过期食品:糕饼、糖果、风干食品、粉末类食品、宠物饲料等。 

    瓜皮果核:水果果肉、水果果皮、水果茎枝、果实等。 

    花卉植物:家养绿植、花卉、花瓣、枝叶等。 

    (四)干垃圾 

    将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投入干垃圾收集容器,并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餐巾纸、卫生间用纸、尿不湿、狗尿垫、猫砂、烟蒂、污损纸张、干燥剂、污损塑料、尼龙制品、编织袋、防碎气泡膜、大骨头、硬贝壳、毛发、灰土、炉渣、橡皮泥、“太空沙”、陶瓷花盆、带胶制品、旧毛巾、一次性餐具、镜子、陶瓷制品、竹制品、成分复杂的制品等。 

    (五)大件垃圾 

    沙发、床垫、床、桌子。 

    大件垃圾可以预约可回收物回收经营者或者大件垃圾收集运输单位上门回收,或者投放至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场所。 

    (六)装修垃圾 

    碎马桶、碎石块、碎砖块、废砂浆以及弃料。 

    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并将装修垃圾封装后投放到指定的装修垃圾堆放场所。 

    (七)电子废弃物 

    大型电器电子产品: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 

    大型电器电子产品可联系规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预约回收,或按大件垃圾管理要求投放。 

    小型电器电子产品:手机、微电脑、电饭煲。 

    小型电器电子产品可按照可回收物的投放方式进行投放。 

    四、分类投放 

    (一)投放要求 

    1.居民家庭每户、单位每个办公单元应至少配备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3个(1组)分类垃圾容器并分类投放。 

    2.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应有容器盖,应在显著位置印制垃圾分类标志。 

    3.湿垃圾应沥干水分后投放,盖好垃圾桶。集中供餐单位的餐厨垃圾应单独投放。 

    4.可回收物应尽量保持清洁,清空内容物,避免污染。体积大、整体性强或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家具、电器电子产品等大件垃圾,应预约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单位上门收集,或投放至指定的废弃物投放点。 

    5.有害垃圾应投放到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有害垃圾独立贮存点。 

    6.其他垃圾投放至户分类垃圾容器或分类垃圾投放点。 

    (二)管理要求 

    1.在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分类投放管理台账,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公告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2.应保持公共场所收集容器完好和整洁美观,发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时,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五、分类收运 

    (一)收运要求 

    1.分类投放后的各类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2.不可回收垃圾应每日定时收运,由生活垃圾收运单位直接运输至垃圾中转站,湿垃圾可直接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厂。集中供餐单位的餐厨垃圾应由政府部门确定的单位收运。收运单位应与集中供餐单位约定餐厨垃圾收运的时间和频次,收运过程应符合《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的要求,并及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保持餐厨垃圾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 

    3.可回收物运输至资源回收处理单位。 

    4.有害垃圾由生活垃圾收运单位收集后,委托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运输。 

    5.其他垃圾应每日定时收运,转运至所属区域的垃圾处理终端。 

    6.收运过程应实行密闭化管理。采用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清运方式的,应密闭清运,防止二次污染。 

    (二)管理要求 

    1.分类后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进行分类转运,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收运,运到处理终端进行处理。 

    2.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应根据垃圾的类别、数量、作业时间等要求,配备相应的收集、运输设备和作业人员。 

    3.收集、运输车辆应明显标示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并保持全密闭,具有防臭、防遗撒、防渗滤液“跑冒滴漏”等功能。 

    4.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应建立管理台账。 

    六、分类处理 

    1.不可回收垃圾应由环卫部门(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2.可回收物可由与主管部门签订购、销协议的废旧物品公司定期收购,并回收利用处置。 

    3.有害垃圾应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4.其他垃圾转运至所属区域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